1. <dd id="l3p40"></dd>

      <dd id="l3p40"></dd>
      <rp id="l3p40"><acronym id="l3p40"><input id="l3p40"></input></acronym></rp>

      氫氧化鋰
      發布時間:2016-11-29 來源:未知     分享到:
        氫氧化鋰

        氫氧化鋰為白色單斜細小結晶。有辣味。強堿性。在空氣中能吸收二氧化碳和水分。溶于水,20攝氏度時溶解度為12.8g/100gH2O  ,微溶于乙醇  ,不溶于乙醚。1mol/L溶液的pH約為14。相對密度1.51。熔點471℃(無水)  。沸點925℃(分解)。有腐蝕性。

        理化性質

        化學性質

        很容易在空氣中吸收二氧化碳和水分,但吸收能力較NaOH,KOH稍差。氫氧化鋰具有堿的通性,可發生如下反應。

        1.堿性反應

        可使紫色石蕊試液變藍,使無色酚酞變紅;而其濃溶液經實驗驗證,可以使酚酞變性,使溶液由紅色變為無色(類似于濃NaOH)。

        2.與酸中和

        HCl+LiOH=LiCl+H2O

        3.與酸性氧化物反應

        2LiOH+CO2=Li2CO3+H2O(該反應在航天中用于吸收二氧化碳)

        4.與金屬鹽溶液反應

        FeCl3+3LiOH=Fe(OH)3↓+3LiCl

        用途

        氫氧化鋰可用做光譜分析的展開劑、潤滑油。堿性蓄電池電解質的添加劑,可增加電容量12%~15%,提高使用壽命2~3倍。

        可用做二氧化碳的吸收劑,可凈化潛艇內的空氣。

        化學方程式為:2LiOH(s)+CO2(g)=Li2CO3(s)+H2O(l)。

        用于制鋰鹽及鋰基潤滑脂,堿性蓄電池的電解液,溴化鋰制冷機吸收液等;石油、化工、輕工、核工業等用。用于堿性蓄電池時,鋁含量不大于0.06%,鉛含量不大于0.01%。用作分析試劑、照相顯影劑,也用于鋰的制造;要用作制取鋰化合物的原料。也可用于冶金、石油、玻璃、陶瓷等工業。

        制備

        復分解法

        氫氧化鋰通常是靠將碳酸鋰與石灰乳調成漿狀,用100℃水蒸氣加熱,濾去碳酸鈣的方法來制備。該法比較常用。Li2CO3(s)+Ca(OH)2=2LiOH(s)+CaCO3↓

        氧化還原法

        金屬鋰與水作用制取。該法原料較為昂貴,比較少用。

        Li+H20=LiOH+H2

        注意事項

        危險性概述

        健康危害:該品腐蝕性極強,能灼傷眼睛、皮膚和上呼吸道,口服腐蝕消化道,可引起死亡。吸入,可引起喉、支氣管炎癥、痙攣,化學性肺炎、肺水腫等。

        環境危害:對環境可能有危害,對水體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險:該品不燃,具強腐蝕性,可致人體灼傷。

        急救措施

        皮膚接觸:立即脫去污染的衣著,用大量流動清水沖洗至少15分鐘。就醫。

        眼睛接觸:立即提起眼瞼,用大量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徹底沖洗至少15分鐘。就醫。

        吸入: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如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

        食入:用水漱口,給飲牛奶或蛋清。就醫。

        消防措施

        危險特性:腐蝕性極強。與酸發生中和反應并放熱。在水中形成腐蝕性溶液。

        有害燃燒產物:可能產生有害的毒性煙霧。

        滅火方法:消防人員必須穿全身耐酸堿消防服。滅火時盡可能將容器從火場移至空曠處。然后根據著火原因選擇適當滅火劑滅火。

        泄漏應急處理

        應急處理:隔離泄漏污染區,限制出入。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防塵口罩,穿防腐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觸泄漏物。

        小量泄漏:小心掃起,轉移至安全場所。

        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置。

        操作注意事項:密閉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風。防止粉塵釋放到車間空氣中。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專門培訓,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建議操作人員佩戴防塵面具(全面罩),穿橡膠耐酸堿服,戴橡膠耐酸堿手套。避免產生粉塵。避免與氧化劑、酸類、二氧化碳接觸。配備泄漏應急處理設備。倒空的容器可能殘留有害物。

        儲存方法

        儲存注意事項:儲存于干燥清潔的倉間內。遠離火種、熱源。防止陽光直射。包裝密封。應與氧化劑、酸類、二氧化碳、食用化學品分開存放,切忌混儲。儲區應備有合適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安全風險

        安全術語

        切勿吸入粉塵。

        不慎與眼睛接觸后,請立即用大量清水沖洗并征求醫生意見。

        穿戴適當的防護服、手套和護目鏡或面具。

        若發生事故或感不適,立即就醫(可能的話,出示其標簽)。[3]

        風險術語

        吸入及吞食有害。

        引起嚴重灼傷。

        對水生生物有害,可能對水體環境產生長期不良影響。

        參考資料

        1.

        姚允斌,解濤,高英敏.物理化學手冊.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1985

        2.

        B.A. 拉賓諾維奇等著,尹承烈等譯:簡明化學手冊,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1983 . p134.

        3.

        傅獻彩主編:大學化學 下冊,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過時了嗎?

      為了得到我們網站最好的體驗效果,我們建議您升級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選擇另一個web瀏覽器.一個列表最流行的web瀏覽器在下面可以找到.

      99精品视频澳门全免费
      1. <dd id="l3p40"></dd>

        <dd id="l3p40"></dd>
        <rp id="l3p40"><acronym id="l3p40"><input id="l3p40"></input></acronym></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