鈦白粉龍頭跨界儲能,擬投建磷酸鐵鋰項目!有”鋰“走遍天下!投資磷酸鐵鋰考慮這些因素!
金浦鈦業7月13日公告,公司日前簽署《合作框架協議》,約定公司全資子公司南京鈦白化工有限責任公司與蘭州金川科技園有限公司擬在磷酸鐵、磷酸鐵鋰產業鏈上展開深度合作。
現雙方根據《合作框架協議》約定,擬與甘肅鎳都產業投資基金(有限合伙)共同投資設立甘肅金麟鋰電新材料有限公司(暫用名)。注冊資本5億元,其中金川科技園出資4億元、南京鈦白和鎳都產業基金分別出資5000萬元。公司設立后,擬建設20萬噸/年磷酸鐵鋰項目,在項目建設過程中及建成后,將優先測試、評價、采購使用南京鈦白控股子公司安徽金浦新能源材料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的磷酸鐵產品。
資料顯示,金浦鈦業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內最大的硫酸法鈦白粉生產企業之一,也是國內鈦白粉行業僅有的四家上市企業之一,旗下擁有南京鈦白化工有限責任公司、徐州鈦白化工有限責任公司、南京鈦白國際貿易有限公司等6家下屬公司。主營鈦白粉生產、研發與銷售,鈦白粉年能16萬噸,計有NA、NR以及NC三大系列十八個品種。
在鋰電四大材料中,正極材料企業數量最多,動力電池正極主要有三元鋰和磷酸鐵鋰兩種技術路線。和三元鋰電池不同的是,磷酸鐵鋰的合成不需要鈷、鎳這類稀有材料,且磷、鋰、鐵存在于地球的資源含量豐富,因而磷酸鐵鋰不僅在生產環節具備原料易于開采、合成工藝簡單的優勢,在銷售環節也具有因成本穩定而更受下游廠商青睞的價格優勢。
作為產業鏈上游前瞻布局的企業,金浦鈦業在新能源電池材料領域將迎來廣闊的發展機遇。據悉,在鈦白粉生產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硫酸亞鐵等副產品,硫酸亞鐵進一步與磷酸一銨反應生成磷酸鐵,磷酸鐵正是制備磷酸鐵鋰的前驅體材料。憑借制備磷酸鐵的鐵源優勢及化工行業的多年經驗,金浦鈦業在未來競爭中將占據有利地位,海外市場不斷擴大的需求也將為其拓寬海外市場提供良好契機。
有”鋰“走遍天下!投資磷酸鐵鋰考慮這些因素?。ǜ饺堫^分析)
磷酸鐵鋰朝大宗商品化方向發展 ◆磷酸鐵鋰的制備工藝以固相法為主,壁壘相對不高 工業制備磷酸鐵鋰工藝方法絕大多數為固相法,僅德方納米采用液相法工藝。 固相法采用機械研磨的方式將原料混合、反應,再經過煅燒是實現碳包覆。特點是操作簡單、技術壁壘不高、成本較低,是大多 數磷酸鐵鋰企業的選擇。而各企業自身的資源稟賦、市場情況的差異,會選用不同的原材料作為磷、鐵源。 液相法工藝產品具有較大的均一度,可以制備納米級甚至分子級別混合的前驅體。但液相法操作較復雜,存在生產設備昂貴以及 高溫、高壓的設備安全性問題,合成成本較高,具有工藝壁壘。 目前僅有德方納米采用液相法工藝:“自熱蒸發液相合成法”,原材料在液相中實現分子級混合,自熱蒸發水分得到納米級前驅體 凝膠,經破碎燒結等環節處理,得到納米級磷酸鐵鋰。 ◆產品同質化,標準化 不同工藝制備磷酸鐵鋰產品差異性不大,價格趨同,構成大宗商品重要必要條件之一。理論上,液相法較固相法更具有原子經濟性,但實際生產中兩者單耗差別不大。不同工藝和制備方法得到的產品,性能相近,同質化,標準化,沒有明顯的系統性差異,價格亦不相上下。 新能源汽車延續高景氣。全球新能源汽車產業正進入加速發展的新階段,不僅為各國經濟增長注入強勁新動能,也有助于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應對 氣候變化挑戰,改善全球生態環境。自2021年起,歐盟境內新乘用車的平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不得高于每公里95克,到2025年和2030年,則需要在這一基礎上再 分別降低15%和37.5%。3月31日,美國拜登政府宣布將撥款1740億美 元以支持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其中1000億美元直接用于消費補貼。中國國務院規劃至2025年,新能源汽車新車銷售量達到汽車新車銷售總量的20%左右。(報告來源:未來智庫) 儲能市場未來可期。從目前(2020年底)的技術商業化程度來看,鋰電池依然是最成熟、應用占比最高(近90%)的新型儲能技 術?!缎滦蛢δ苤笇б庖姟分赋鰪?020年底的3.28GW到2025年的30GW,未來五年(2020~2025),我國新 型儲能市場規模要擴大至目前水平的10倍,年均復合增長率超過55%。根據CNESA預測,保守場景下電化 學儲能的復合增長率會保持在57%左右,理想場景下會超過70%,即到2025年的儲能裝機總量將分別達到 35.5GW和55.8GW。隨著新能源發電儲能、家用儲能等使用場景的發展,磷酸鐵鋰的成本優勢更加凸顯,成本不斷降低的磷酸鐵 鋰電池有望打開巨大的鉛酸電池替代市場。 截至2021年9月,國內磷酸鐵鋰產能已經達到了41.8萬噸。我們預計2022年前,磷酸鐵鋰供求緊平衡,2023 年供應緊張局面將得到緩解,競爭加劇,有望像光伏產業鏈出口全球。隨著產能釋放,未來我國磷酸鐵鋰供應充足,供需兩端均呈快速增長,并向大宗商品化方向發展。 2 有“鋰”走遍天下 ◆鋰源:磷酸鐵鋰短期行情主要由鋰源企業分享 2021年H1,碳酸鋰產能約42.7萬噸,CR5為40.71%,我們預計頭部企業市占率進一步提高。據百川盈孚統計,未來兩年碳酸鋰預計新增產能22.3萬噸,預計供應仍處于緊張局面。 3 磷鐵資源不可或缺,一體化成本為王 磷酸鐵鋰拉動磷酸鐵需求上行,短期磷酸鐵供需緊平衡,遠期供給寬松 。 據百川盈孚統計,截至2021年9月,我國磷酸鐵產能為35.6萬噸,企業開工率持續提升,供需緊平衡。 假定未來80%的磷酸鐵鋰需求通過磷酸鐵工藝路徑來實現,則2025年全球272.4萬噸磷酸鐵鋰需求對應約209 萬噸磷酸鐵需求,根據截至2021年9月的磷酸鐵產能規劃超300萬噸,我們預計磷酸鐵遠期供給充足。 磷酸鐵價格、成本齊升,行業利潤向上游資源端轉移。 隨著磷酸鐵鋰的景氣上行,原料成本上行,磷酸鐵的價格不斷提升,從2021年初的1.2萬元/噸,增長至2021 年10月15日的2.7萬元/噸,增幅達125%。根據百川盈孚,盡管磷酸鐵價格波動,磷酸鐵的毛利水平基本持平。我們預計該成本測算未考慮原材料鐵源 或磷源自給自足的磷酸鐵生產企業的成本優勢。 ◆鐵源:鈦白粉企業切入磷酸鐵鋰業務具有鐵源優勢 鈦白粉企業鐵源零成本,且享有協同效應 。硫酸法鈦白粉企業副產物硫酸亞鐵是磷酸鐵鋰生產原料中的鐵源。單噸鈦白粉生產約能產生近3噸硫酸亞鐵,大量硫酸亞鐵固廢處理困難,堆放處理造 成環境污染問題,且浪費資源。硫酸亞鐵固廢經過前處理后,可用于生產電池級磷酸鐵,進而生產磷酸鐵鋰電池材 料,提高了資源利用率,降低了磷酸鐵鋰生產的原料成本,協同效應顯著。按21H1原料市場均價核算,相比鐵源外購企業,鐵源自給可節省單噸成本1676元。隨著硫酸亞鐵制備磷酸鐵鋰電池材料的工藝路徑逐漸打通,為整個鈦白粉行業帶來了機遇 ,部分企業硫酸亞鐵提純產品外賣,而另一些企業則憑借資源優勢,乘機切入新能源電池 材料領域。 ◆磷源:磷化工企業切入磷酸鐵鋰行業具有成本優勢 磷源自給企業具有更大成本優勢 。根據21H1市場均價計算,以外購85%高純磷酸作為磷源,則單噸磷酸鐵鋰的磷源成本約為 4124元,而對于磷礦資源企業采用濕法凈化技術自產磷酸,其單噸磷酸鐵鋰的磷源成本約為 1989元/噸,自給磷源的磷酸鐵鋰企業具有約2135元/噸的成本優勢,相比鐵源自給的鈦白粉 企業成本優勢更大。 磷酸鐵鋰大幅提高了磷資源附加值 。 傳統農肥領域,單噸農肥磷酸一銨需要磷礦石約1.75噸,單噸磷礦可產生利潤約172元。磷酸鐵鋰磷礦石單耗約2.26噸,根據21H1市場均價,單噸磷酸鐵鋰的行業利潤約4439元,則 單噸磷礦石對應1964元利潤空間。磷酸鐵鋰附加值高,能夠帶來農肥10倍以上的收益,為磷 化工企業打開了估值提升的窗口。 磷化工企業具有磷資源和技術積累 。 電池用高純磷酸或工業級磷酸一銨是磷酸鐵鋰生產中的重要磷源材料,傳統磷化工企業具有 磷資源優勢;短期內,具備高純磷銨/工業級磷銨產能的企業,擁有磷酸鐵鋰的直接磷源,掌 握資源和技術優勢。(報告來源:未來智庫) 4 重點企業分析 公司是以鋰為核心的新能源材料企業。公司業務涵蓋鋰產業鏈的關鍵階段,包括硬巖型鋰 礦資源的開發、鋰精礦加工銷售以及鋰化工產品的生產銷售。作為全球領先的鋰產品生產商,天齊鋰業以西澳大利亞格林布什鋰礦和四川雅江措拉鋰礦 為資源儲備,確保公司能獲得穩定的低成本優質鋰原料供應。2020年公司碳酸鋰生產成本 為3.75萬/噸,在業內處于較低水平。公司現階段主要依托射洪天齊、江蘇天齊和重慶天齊提供碳酸鋰、氫氧化鋰、氯化鋰及金 屬鋰產品,中期鋰化工產品規劃產能合計超過11萬噸/年;泰利森鋰精礦建成產能達134萬 噸/年,規劃產能達194萬噸/年。 ◆龍佰集團:鈦白粉行業龍頭,持續加碼新能源材料布局 公司擁有河南焦作、四川德陽、攀枝花、湖北襄陽三省四地五大鈦白粉生產基地,成為亞洲最大的鈦白粉 生產廠商。公司通過外延并購和內生增長,逐步形成了“鈦精礦-氯化鈦渣-氯化法鈦白粉-海綿鈦-鈦合金 ”完整鈦產業鏈。公司2020年鈦白粉產能達101萬噸/年,其中硫酸法產能65萬噸/年,氯化法產能36萬噸/年。擁有豐富的硫 酸亞鐵原材料,用來生產磷酸鐵。公司已成立河南佰利新能源公司、河南龍佰新材料公司,以及收購河南中炭新材料公司,專門從事新能源 電池材料的研發和產業化,主要生產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含前驅體)、負極材料等鋰電池材料。公司規 劃在焦作市下轄的中站區、沁陽市和博愛縣三個區域分別建設20萬噸磷酸鐵、20萬噸磷酸鐵鋰、10萬噸人 造石墨負極項目,并已開展一期的建設工作。聯手湖北萬潤繼續加碼布局磷酸鐵鋰前驅體磷酸鐵業務,擬 建10萬噸磷酸鐵生產線。 ◆川發龍蟒:礦化一體促進長期成長,磷酸鐵鋰業務潛在巨頭 公司聚焦磷化工主業發展,主營磷酸一銨、磷酸氫鈣等磷酸鹽產品以及各種磷復肥產品。2020年公司主營業務收入達51.80億元,同比去年增長了171.43%;歸母凈利潤達6.69億元 ,同比增長了690.54%。通過多年的發展,公司在磷、鈦產業技術、人才、管理、品牌、渠道等擁有深厚積淀,并 已經構建了較為完整的磷化工一體化產業鏈,公司擁有30萬噸工業級磷銨設計產能(實際 有效產能達40萬噸),為全球工銨龍頭。◆天齊鋰業:低成本的鋰資源龍頭企業
來源:蘭石中科納米、未來智庫、全國電子化學品信息站